垓下之战,擅长以少胜多的项羽为何会输?下面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。
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,到垓下之战项羽乌江自刎,刘邦与项羽上演了一出极为精彩的“楚汉争霸”大戏,在这场持续数年的争斗之中,彭城之战和垓下之战可以说是影响力最大的战役之一。彭城之战,项羽以3万军队大败刘邦56万大军,然而仅仅数年之后,垓下之战时,亲率10万大军的项羽却再也无力翻盘,这是为什么呢?
原因之一:天下形势大变,战略天平严重倾斜
楚汉争霸过程中,刘邦虽然面对项羽屡屡战败,但从战略全局来看,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开始,战略天平其实一直在不断向着刘邦倾斜,到垓下之战时,项羽已经再难有回天之力。
彭城之战前局势
1、彭城之战:战略天平已经开始倒向刘邦。项羽西入关中灭秦之后,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(连同项羽共十九位诸侯),这一时期西楚的势力可以说达到了顶点,其中项羽本人的西楚占地最广,又封自己的部属英布为九江王,英布的岳父吴芮为衡山王,同时封原楚军阵营共敖为临江王。
然而,各地诸侯王返回封地不久,天下便再度大乱,先是田荣一统三齐自立齐王,公然对抗西楚,紧接着陈馀也杀回赵地赶走张耳,同样公然对抗西楚,而刘邦也趁机重新杀回关中,一统三秦之地,并先后攻灭殷王司马卬和河南王申阳,迫降西魏王魏豹。
与刘邦势力大肆扩充相对应的,项羽的阵营却在缩水,项羽由于追杀义帝熊心,导致临江王共敖和九江王英布离心离德。此后,刘邦的56万大军虽然在彭城之战中被项羽击败,但战略天平其实已经开始逐渐倒向了刘邦。
垓下之战前局势
2、垓下之战:战略天平已经全面倒向刘邦。彭城之战后,刘邦在正面战场上始终处于劣势,刘邦自知无法在正面战场击败项羽,于是在稳住正面战场,与项羽在荥阳对峙的同时,开辟其他战场,再度“偷发育”,不断壮大自身势力。
一是派韩信、张耳率兵,攻占赵代之地,又迫降燕王臧荼,进而攻陷齐地,从北部对项羽形成半包围之势。二是张良南下,劝降衡山王吴芮,进而使得除临江王共敖左右摇摆不定之外,天下大半已经落入刘邦手中,或已经倒向刘邦。
原因之二:军队构成不同,战斗力天差地别
天下大势固然是影响战局的重要原因,但军队的战斗力才是决定战争结果的最直接因素,而彭城之战和垓下之战两场战役中,楚汉双方的军队战斗力,可以说是天差地别。
1、彭城之战:杂牌汉军VS精锐楚军。彭城之战时,刘邦统率的大军虽然多达56万,但却是由本部军队和常山王张耳、河南王申阳、韩王郑昌、魏王魏豹、殷王司马卬等诸侯的军队组成的联军,虽然兵多将广,但却因仓促组建、互不统属等原因,战斗力极为有限,尤其是五大诸侯麾下军队,本就是战败之后被迫跟随刘邦作战,战斗力和忠诚度都极为有限。项羽则不同,其军队本就较少,回援必定率领的是精锐部队。
在攻陷彭城之后,刘邦命令彭越、樊哙率汉军主力驻守彭城外围,而令各诸侯联军驻守彭城和肖砀地区,而项羽的突袭显然是掌握了这一情况,径直绕至彭城外围,直接对诸侯联军发动了进攻,结果导致汉军大败。纵观整个彭城之战,汉军主力的损失其实并不大,不仅西汉开国功臣,一百四十多个列侯无一伤亡,就连已经六十多岁的郦食其也得以毫发无损的撤回了荥阳,而这也是刘邦面对追击,最终能够稳住阵脚的主要原因。
垓下之战形势
2、垓下之战:汉军精锐VS西楚疲军。彭城之战时,汉军主要由四部分组成,即刘邦本部兵马,韩信军团,彭越军团和英布、刘贾军团,与彭城之战时不同,此时的汉军虽然同样由多股力量组成,但却均为经历了长期战争磨砺后的精兵,再加上虽统属不同,但却均属汉军一脉,因此战斗力自然有所保证。
而项羽所率的十万楚军也与当年不同,当年的楚军乃是精锐之师,而如今这十万军队,却是跟随项羽在前线作战长达数年的疲兵。此外,项羽与刘邦议和撤军,乃是因粮道被断,彭城又遭受灌婴威胁,这才不得不退兵。此时的楚军,与彭城之战时相比,战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。
原因之三:项羽麾下已无人可用,刘邦却是人才济济
由于性格原因,项羽麾下本就人才稀少,在与刘邦对峙的数年之间,楚军的人才队伍更是日渐稀薄,而刘邦一方却是人才济济,这同样是项羽落败的重要原因。
对于项羽来说,其麾下可堪一用者本就不多,结果龙且在潍水之战中战败,被汉军骑将丁复所杀;项羽又因中了离间计,导致范增心灰意冷离去(后死于途中),钟离眜也失去了项羽的信任(垓下之战时逃离);英布、陈平、韩信则全部投到刘邦麾下,周殷也在垓下之战前倒戈。其余丁公、季布、虞子期、利几等则虽为将,但却难独当一面。
反观刘邦手下,文有张良、萧何、陈平、郦食其、叔孙通等,武有韩信、英布、夏侯婴、曹参、灌婴、周勃、樊哙等,不仅兵多将广、人才济济,而且其中不乏独当一面者,张良、萧何、韩信便是其中的翘楚。
对比之下不难发现,刘邦的人才队伍比项羽简直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,更难能可贵的是,刘邦对于自身的定位很是清楚,因而对于一些好的建议总能及时采纳。
原因之四:制造舆论优势,项羽已是人心尽失
在不断换取战略优势的同时,刘邦还及善于把握天下人心,例如刘邦在彭城之战前,便打出了“为义帝报仇”的旗帜,以此来收拢人心。而在荥阳对峙期间,刘邦更是历数项羽十大罪状。
“当初我与你同受怀王之命,相约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,你却违背了约定,让我远去蜀汉为王,此一罪;你假托怀王之命,谋杀卿子冠军宋义而自任上将军,此二罪;你奉命援救赵国,本当回报怀王,你却擅自劫持诸侯军入关,此三罪;怀王要求入关后不准烧杀抢掠,你却焚秦宫,挖始皇帝坟墓,私吞秦朝财物,此四罪;秦王子婴已降,你却将其杀死,此五罪;你坑杀秦朝降卒二十万,封赏降将为王,此六罪;你分封诸侯将领好地方,却迁走原来的诸侯王,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相反叛,此七罪;你将义帝逐出彭城,自己却建都于此,又夺韩王地盘,据梁、楚之地为已有,此八罪;你派人秘密杀害义帝,此九罪;你为人臣却弑君,杀降,为政不公,信约不守,不容于天下,大逆不道,此十罪。”正所谓“得人心者得天下”。
这十条罪状,桩桩件件均是实情,项羽根本无法抵赖,而这无疑让刘邦最大程度的争取到了天下人心。关于这一点,最直接的证据就是,垓下之战后,项羽率兵突围,却在途中迷路,结果在向一位老农询问时,却被故意带进了沼泽之中,导致项羽被追兵追上。要知道,为项羽指路的可是楚地百姓,就连楚地百姓都如此对待项羽,可见当时的人心向背。
如上所述,彭城之战项羽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,只是源于当时刘邦的战略优势并不明显,而项羽又精准的抓住了汉军的弱点;而垓下之战时,刘邦已经占据了全面优势,而楚军又是疲惫之师,即使项羽再勇猛无敌,也无法扭转局势了。
正如项羽自己所说,他的败亡“非战之罪”,但在战场之外,项羽却败的一塌涂地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37585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